跳到主要內容

夏韻芬的說話課│利他,是打造社交人脈的加速器│作者:夏韻芬│閱讀心得│愛菲小姐

 

把話說得剛剛好,提升溝通說話的能力

「你怎麼會用這個包包呢? 有點俗氣。」有天朋友跟我說


「這是我收到最珍貴的禮物,我的朋友熬夜到天亮製作了五、六個小時,送給我的」我說


我一想到她全心全意手工製作這個禮物,我滿懷感動,我很開心收到這個禮物,並且每天都使用,用的時候也十分珍惜。


這份心意不是金錢可以衡量,我感受她這份珍貴心意。


你的一生有多少的朋友? 

 

你高興的時候,你想要和誰分享? 你傷心的時候,想找誰訴說?需要幫忙的時候找誰幫忙?

夏韻芬的說話課書中提到鄧巴數字,通常和自己比較緊密的朋友一生中,社交圈的神隊友約有150人。認識的朋友廣,有助於商也模式的合作和推廣。在以前我總認為認識的人愈多愈好,不過現在我認為,朋友就是有來有去,才有情份,用心對待每一位你覺得值得交的朋友,如果交朋友的衡量是看有沒有利用的價值,這種友誼也不會長久的。


這有什麼不一樣呢?  


你真心的幫助他,和你為了某種目的幫助他,

你想要讓他開心,和為了某種利益而讓他開心

因為你有所求,而期望回報,通常得失心也會很重。


而且你的朋友也會感覺到你這樣的心思。


如果你認為這個是你值得交的朋友,那麼為他做點什麼,想幫忙他什麼,就是在自然不過的事情。

利他是起點,利他共贏是終點

 

利他,才是打造社交人脈的加速器


老一輩的人說過,這輩子要作媒人婆3次,下輩子才不會要牽豬走路。


我自己有幸當人媒人一次,不過年輕的時候常常幫朋友介紹工作,也覺得非常開心,我們從幫助別人也獲得快樂,也常常收到朋友的幫助。

最近聽到原力效應的作者愛瑞克 ,說明利他共贏的方式,才是長久經營之道,利他只是起點,共贏才是終點。


什麼是利他共贏呢?

 

舉例來說:小美很喜歡把自己賺來的薪水捐給需要幫助別人,每個月省吃儉用30天都吃土司喝開水,造成營養不均衡,身體狀況變得很差,常常請假看醫生,因精神不集中,犯錯被公司開除了。


小美幫助別人是好事,可是因此而沒好好照顧自己,這樣的利他不會長久的,真正的利他是小美在他能力之內,幫助他人,也是能力所及之處,不覺得造成自己的負擔,小美可以把薪水用在自己可以過正常生活,剩餘的金錢持續捐給需要幫助的人,自己也可以長久當助別人,這樣就是雙贏,也是利他共贏


愛瑞克說,利他的比例,建議等於年齡,比如說20歲,利他的比例約為20%,比如你可以在能力所及裡,捐助20%的薪水(或是時間等)幫助需要幫助的人,年齡愈大,比例可以愈高,當然這只是參考值而已。


我也喜歡這樣的方式,不會造成自己的負擔,而且還可以幫助他人。


溝通的技巧可以善用反問句

善用反問句 

先來說一個曾經看到一個故事,


有個小女生興高采烈的詢問大人,她今天的穿著如何?


 小女生奇裝異服,搭配得其實真的很奇怪,大人倘若說了心中的想法,必定會讓她傷心,可是大人又不想要說一些違背自己心意的話,正在覺得兩難處,


怕說話傷人,又不想說假話


你覺得你今天穿得如何? 」於是大人問小女孩

「我覺得今天我穿的超~美的!」小女孩說


「這個衣服哪裡來的呢?「大人問


「我從衣櫃裡翻出來的」小女孩說


小女孩其實是想要告訴你,很滿意今天的穿著,反問她不僅不會違背自己的心意,也不會讓她覺得傷心。這樣的說話其實充滿的智慧,善用反問句,可以讓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變的很友善。


傾聽是溝通的開始

 

我認為反問句還有另外一種功用,

「你覺得如何?」


「我想這樣做,你覺得如何?」


「我知道這樣做可能會有什麼樣的問題,但是如果不這樣做會發生什麼樣的問題,你覺得如何?」


不管怎麼表達,雖然心裡早已有想法,但是願意先傾聽聽別人的意見,


別人是可以感受到妳的善意,


聽聽別人的想法,再點出問題。我覺得是個很棒的方式,


再另外聽一聽別人的想法,說不定也會發現到其他的問題也許更棒。


放下心中的主見,主動詢問,也許更能到幫助自己呢!


承諾 Commitment、提供證明 Prove、說服支持 Win Support、產生行動 Get action


夏韻芬的說話課書中提到簡報的4大架構

  • 承諾 Commitment
  • 提供證明 Prove
  • 說服支持 Win Support 
  • 產生行動 Get action

訣竅:

1、抓出3個重點 一開始破題

2、點出問題 找出解決方案

3、有解決或沒解決的效益或損失


過去我常常要提案, 我回想過去自己在提案的時後,思考邏輯和書中有類似的步驟,

我的步驟和思考邏輯如下:

  • 檢視現況(現在和過去比較)
  • 提出問題
  • 解決方式
  • 達成目標


不過呢,這樣子會造成前面敘述太多的細節,造成聽者會失去耐心,曾經看到新聞


蔣尚義說,簡報始5分鐘後沒重點,張忠謀會撕掉報告。

老闆通長時間很寶貴的,所以重點要擺在最前面,網頁上的標題和內文,前幾行往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,因為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有耐心的看完你的文章。


所以簡報,我後來再調整將目標和作法重點先敘述,調整如下

  • (重點濃縮)達成目標+解決方式 
  • 檢視現況(現在和過去比較)
  • 提出問題
  • 解決方式
  • 達成目標

這樣是最簡易的簡報技巧,也呼應夏韻芬所說的剪報四大架構,提供給大家參考。

這邊也可以參考「0秒說明!遠距工作!立即見效的「紙一張」簡報術」書中所說的簡報技巧。

對不同的對象要有不同的開頭和溝通方式

在工作上展現自己的專業,與年輕人溝通要用年輕人的用語,跟小孩要用小孩聽的懂得用語和方式。


「我告訴你一個秘密!」通常小孩很喜歡聽秘密,尤其是我還有著誇張的神情,愛瑞克說演說,就是要一邊演一邊說,肢體也是也式溝通的一部份。


善用故事

 

好故事勝過長篇大論,讓別人記住你

用故事節夠創造吸引人的說話節奏

1、設定場景

2、角色介紹

3、讓故事行動展開

4、要有衝突阻礙課題與危機

5、主要的訊息

6、拋出問題拉近切身距離

7、作印象深刻的結語


我覺得一開場,用故事邊演邊說,必定會讓人印象深刻。接著再表達自己細部的想法。


關於說故事,我蠻推薦,許榮哲老師的「3分鐘說18萬個故事,打造影響力」,這部份和夏韻芬的說話課書中所述,通常會有轉折點,這也會是故事最精采的地方。


好好善用這些知識,幫助你在溝通與工作上有所成長。


點我前往博客來購書

書名:夏韻芬的說話課

作者:夏韻芬

出版社:天下雜誌

出版日期:2022/08/31

ISBN:9789863988106


延伸閱讀

千萬講師的50堂說話課│職場加分的工作簡報術│一手掌握商業簡報技巧│人人都要學的職場工作技能│愛菲小姐│閱讀心得


從負債2000萬到奇蹟罩我每一天│作者:小池浩│閱讀心得│愛菲小姐

留言

大家都在看

火來了,快跑│從人生的結束述說人生的開始│笑中帶淚看盡人生的故事│大師兄│閱讀心得│愛菲小姐

「啊!原來到最後,人生真的只剩一堆白骨。」 雖然一排白骨令人感到害怕,但內心著實這樣想著。 回想起自己曾經到火葬場,轉眼回頭看整排的火爐,架子上還正躺著一具具燒的皮肉不剩的白骨,不知到是否再等冷卻? 就這樣光天化日之 下一排白骨,一字排開在旁邊,還有人站在旁邊看著,表情很自若。 不管是窮困潦到,獲是富足一生,到頭來都只剩一堆白骨,從來只有在書本讀到,沒有看過一排白骨來得更讓人有著更深的感觸。  接體員的大師兄,一天被調到火葬場,開始了火來了,快跑的故事.... 我看到的只是一排的白骨,大師兄從火葬場看到的人生百態,用柔軟的心腸,道盡人生的喜怒哀樂。 「好像睡著,睡的好安詳」 當工作人員把冰櫃拉開的時候,親人靜靜的躺在冰櫃裡,看似睡著了,下巴用一疊金紙墊著,撐住頭不要往前傾。大家開始眼眶紅了,眼淚悄悄的滑落。 「眼淚不要滴到他唷!」殯儀館的人員提醒。 後來才知道眼淚不要滴到大體,有幾種原因。一種說法眼淚滴落到亡靈的身上,他便會跟著誰走,甚至捨不得離開。還有人說眼淚滴落到亡靈的身上,他會痛。 但是眼淚怎麼控制的了呢!? 還沒有意識到,早已淚流滿面。 只能在眼淚快要滴下的時候,趕緊離開遠一點。 愛,還來得及說出口 疫情期間,與家人交好的伯母因病過逝,一天媽媽來電。 「阿伯為了怕給人麻煩,所以通通辦完火化了,才通知伯母過逝的消息」 「連告別式都沒說,我沒有去送她最後一程,我眼淚馬上留下來。」媽媽語帶哽咽的說 我簡直不敢相信,親切的伯母就這樣走了! 生離死別,每天都在發生,只是我們不太能接受,也不願意接受。 淚別對於所愛的人,希望來生還能再相見,也讓我們回頭看看眼前的人。 「真好!我還有時間。」 「真好!我還可以抱抱我媽媽」 「真好!我還有時間作好多我想要作的事」 好多真好!是我以前都沒發現的。我開始拿筆一一寫下來.... 感謝的時候不要吝嗇說出口,失意的時候保持樂觀,讓自己認真生活在當下,工作的時候認真、玩樂的時後也認真。 「火來了,快跑!」對所愛的人,聲嘶力竭的最後叮嚀。 我們一輩子都要接受到親人的生離死別,但是在火葬場工作的大師兄,卻是每天的日常。 這些人生的故事,沒有讓他變成麻木工作不帶情感的機器人,反而娓娓道來,讓我們想想自己的人生,不用等到下輩子才能決定自己的人生。 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,大師兄從接體員轉至火葬場,在火葬場仍不改用心生活的態度,惜福、知足,樂...

比句點更悲傷│失去教我們學會珍惜│認真的說再見也是生活的一部份│作者:大師兄│閱讀心得│愛菲小姐

  細讀大師兄的這本「比句點更悲傷」後,果然感覺到無止盡的悲傷,大師兄用幽默不失風趣的口吻,短短的幾句話,敘訴述各式各樣的悲慘人生,在每場喪禮的背後,看透人性險惡與善良,人生的悲歡與無奈。 每當我與人說再見的時候,我總是會認真的看著對方的眼睛,我告訴自己,每一次都要認真的說再見!  認真的說再見也是生活的一部份   因為有時候,意外總是來的突然,不一定能再見了,好好的看著對方,把對方深深的記在腦海裡,不留遺憾,也算是認真生活的一部分,教我珍惜這份關係。  人生的故事 一個人的一生,也許不算短,不過在殯儀館的那幾天,卻像跑馬燈一樣咻咻卻可快速看完他的人生,有的人走了,但給家人無盡的哀痛、有的人走了,卻好像沒來到這個世界一樣。 讓我想起和死亡接近的許多人生故事...... 講起人生的大起大落,我認識了一位朋友,她告訴我她奇妙的一生。 小時候家裡非常的有錢,住的是超級大的房子。 「從家的這頭跑到那頭,要跑好幾分鐘才會到。 」 讓我聯想紅樓夢,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情景。 媽媽是小老婆,在爸爸突然過世後,家裡的產業被同父異母的大哥賣掉,剩她與媽媽、阿姨、阿嬤一起住。不過沒幾年阿嬤、阿姨、和媽媽相繼過世,只剩下舅舅會照顧她,她現在搬出來自己和3隻狗一起住。 講起自己的故事,她沒有一絲的悲傷,好像在說別人的故事一樣。 沒錯,人生還是要繼續過下去,我在她身上學到了。 另一個感到悲傷的故事,他的哥哥在騎車的途中,被撞送醫不治。肇事者逃逸,也找不到目擊證人。 每年她總不會過生日,因為哥哥的忌日離她生日很近。 她會PO出哥哥的照片說「我生氣你,你就這樣走了。」 我知道這句話背後是愛多於指責。 大學時期,有位女同學被男友騎車相載,路邊的卡車司機開門時沒注意後方,把她用力打暈,她整個人往後躺,安全帽因為沒扣緊,頭重摔腦內出血嚴重,住進了加護病房。 我們趕到加護病房等著9點開放探視,一位阿姨跑來與我們親切的聊天,原來我們穿著系服被她認出來是同學,不過病房外面滿滿都是人,我頓時覺得吸不到空氣,眼前一面黑差點暈倒。等到稍做休息後,到病房探視她。因為頭腦要開刀,所以理光了長髮,身上插滿的管子,另人不捨,沒一個月她走了,在人生的青春剛要開始的時候。 朋友的家人住院的時候,我特地請了一天假,到醫院陪陪他,不巧那天病情急度惡化,需要插管待呼吸器,插管的時候,他用力的握住我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