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尋找復原力│復原力就是處理心理傷口的能力│作者:留佩萱│閱讀心得│愛菲小姐

 我覺得復原能力,就像人生遇到了挫折、低潮,你能再度修復自己,再站起來的能力,就像彈簧受到壓力後,反彈的能力,但是不是人人都有良好的復原能力,而且有時候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復原力不好。




復原力就是處理心理傷口的能力

在傷口癒合後,站起來,再一次重新開始。這就是復原力。


復原能力,就像人生遇到了挫折、低潮,你能再度修復自己,再站起來的能力,就像彈簧受到壓力後,反彈的能力,但是不是人人都有良好的復原能力,而且有時候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復原力不好。

培養復原力很重要的兩項技能,就是自我察覺與自我調節-你能察覺到自己有哪些情緒與感受,並且能夠去應對和調節。

首先我們要清楚了解自己的感受,對於自己感覺悲傷、感覺痛苦,不責備自己的感受,不壓抑自己的情緒,好好的理解自己想法。 


多年以前,我因將手機關成靜音,而錯過了與親戚長輩的最後一面。當時我再度接到電話飛奔趕到醫院時,只聽到救護車正在駛離醫院朝著長輩的老家開去,再次看到長輩時是從冷凍櫃拉出冰冷的遺體。

這是我心中永遠的遺憾。我很自責和內咎,為什麼會錯過這通重要的電話,就算過了十幾年,每每聽到救護車的聲音,我總是眼眶泛紅,想起我趕到醫院時,救護車開走,耳邊響起救護車鳴笛的聲音而,再次責怪自己。


又過了幾年,我因剛換工作而不好意思請假去參加親戚的告別式,家人也要我認真工作,不用特地請假參加,我沒請假去參加告別式,沒能好好的和長輩道別,又成我心中永遠的遺憾,我常常在想,要是那時不要管這麼多,趕緊請假趕過去就好,但人生永遠不能重來,這又成了我心中永遠的遺憾。


又過了幾年,我親愛的外婆高齡離逝了,這次我有好好的道別,但是悲傷的情緒甚至讓我感到無法承受。


這幾年我嘗試理解自己的情緒和想法。就算是我趕上了見了最後一面,也改不了親戚的離世結果,我並不能改變什麼,也沒有人因此責怪我,但是我因責怪自己十幾年沒能好好的道別造成永遠的遺憾。


我已經有和外婆好好的道別,反而悲傷的情緒更無法承受?


我發現自己內咎、責怪自己的想法來自於,我還沒辦法好好處理親人過世這種悲傷的情緒,我用責怪自己來壓抑我悲傷的情緒,當我無法責怪自己的時候,悲傷變得無法控制了。


作者說悲傷不是問題,不需要「被解決」;哀傷需要的是一個空間讓痛苦能夠舒展,能夠被見證。當我們壓抑情緒部去感受時,這些哀傷就卡住了。 


我以為好好的道別,不要控制自己悲傷的情緒,時間久了,就能慢慢復元。但其實我並沒有這麼好的復原能力,於是我對外尋求了幫助,與家人聊聊自己的感受。


人生在世,都是在學習如何不斷的失去,我們一生中都在失去時間,都在走到生命盡頭,我雖然知道如此,但始終還沒學習到瀟灑道別的勇氣。


聽聽看你內咎的聲音,就代表你在意的事情,就更能理解自己,認識自己的價值觀。所以自我察學的能力很重要。

看了這本書,我想了想我為什麼會有這種情緒和想法呢? 因為我十分在意親人的關係聯結,在這麼多失去的關係裡,我才發現我自己都不太了解自己情緒和感受。


內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情緒,讓我們知道自己可能作錯事了、傷害到人了,但不健康的內救,就像毒藥一樣,不斷侵蝕傷害我們,就像是我內究錯過了最後一面,責怪自己十幾年。


所以理解自己後,若無法處理自己的情緒,這時候可以尋求外在的幫助。


建立人與人的連結關係,提高復原力,幫助你在挫敗的時候,站起來的力量。


 

與外界連結,復原力在關係裡

 

「我看見你,而藉由看見你,你得以存在。」


讓我想到,可可夜總會中,當沒有人想起一個靈魂時,靈魂就真的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了,因為我們互相看見對方,想起對方,所以互相存在著,這種人與人連結,可以幫助你,在沒有良好的復原力時,推你一把。


建立人與人的連結關係,提高復原力,幫助你在挫敗的時候,站起來的力量。


書中說心理學家伊莉莎白‧庫柏樂-羅絲提出哀傷五階段,分別為:否認,憤怒、討價還價、悲傷、接受。大衛‧科斯勒,在2019年加上第六階段:尋找意義 


「尋找意義 」每個人都擁有最終選擇如何回應得自由。


我們可以在這段過程中,了解每段過程對自己的意義,自己的想法、如何調適,如何學習調適,並從中成長。

面對負面情緒時,最常做的事情是去逃避,但復原力來自於我們能夠先去察覺自己的情緒,去歡迎那些不被歡迎的-痛苦、脆弱、羞愧、不完美。再來尋求如何幫助自己。


化內咎為感激,採取行動,是自己可以幫助自己的第一步。

 

我檢視我所擁有的東西,原來幸福就在身邊,藉由幫助別人從中也覺得快樂,人生有來有去才是情份。與他人有所連結,才能看見別人,也看見自己。我逐漸放下我心中的遺憾,好好的過日子。


關於幫助別人,我有個小故事可以分享。

有天鄰居來借冷氣的搖控器,

爸爸跟鄰居說:「你先拿去用,我要用再跟你拿。」


我問爸爸:「為什麼那遙控器不送給他? 我們那台冷氣不是壞掉了嗎?」


爸爸說:「鄰居是很客氣的人,我若直接送給他,他會覺得不好意思,心裡有負擔,如果是借他,他就不會欠我人情,心裡不會有壓力。」


哇!我聽到這時,覺得這個實在太有智慧了,一樣都是送,卻考慮到對方的想法和心情,如果你在意對方,就能為對方著想,小小的借搖控器,這件事影響了我站在別人的角度為別人著想。


大腦是編劇師,因為在意對方、了解對方,我們就懂得為對方著想,


如果你不在意對方,尋找復原力書中有提到,在於與別人相處,大腦最長編造其他不好的故事,


五種大腦最常見的故事軸

1、讀心術-覺得他人就是會這樣想

2、都是因為我-產生內咎情緒,不願和他人溝通

3、都是別人-百分之百都是別人的錯,產生憤怒情緒,阻礙你好好和對方溝通

4、災難要來了-開始聯想各種最糟的情況,感到更焦慮和恐懼

5、做什麼都沒用-無法看到某些部份還是可以有所作為


如果你可以好好瞭解自己的想法和情緒,回到問題的原點,你就可以不被大腦編造的故事所遷著走。


裂痕,是讓光可以照進來的地方。

作者說每一次人際關係出現裂痕,都是一個讓光照進來,可以處理人際關係的好機會。

若遇到關係出現裂縫很正常,這時後問問自己:「我想要建立連結,還是想要贏?」


處理關係重點不在對和錯,而是想不想保有這份連結


你根本就不在意他,或許他講的話,你總有理由反駁,如果你還是想要保持連結,就算是他講的是錯的,你也能理解,從這個出發點,你就可以去思考,自己如何處理這關係。


善用好好溝通,聽比說要重要,理解對方,就能知道對方的想法了。


放掉控制,擁抱未知在逆境中,善用自己的優點


 

用信任跳過懸崖,逆境中善用自己的優點。


每一次人生的「轉個彎、換個方向」,就是一個放下「熟悉」,進入「未知」的過程。

然而,因為跳過懸崖,你才能把味知變成熟悉,遇到挫折也是如此。能夠幫助你跳過去的,是信任。


每個第一次,都表示你在嘗試新的事物

 

在近20多年前,我其實已經開始寫部落格,雖然慢慢沒有更新,瀏覽數竟然也到了70多萬人次,不過幾年前因為平台的關閉,一切歸零。去年開始,覺得自己很喜歡閱讀,所以想為自己的想法留下學習的記錄,因此重拾寫作。善用自己的優點,想一想,自己喜歡什麼? 馬上去作,雖然我也不知道自己的部落格之後會有怎樣的發展,不過自己喜歡的事,還是鼓勵自己持之以恆。


放掉控制,擁抱未知在逆境中,善用自己的優點

 

疫情影響了整個工作形態,我也從一個上班族,轉為遠居家工作者,因為從來沒有這樣的經驗,剛開始很不習慣,不過現在因為善用自己的長才,作了生活上的轉變,讓自己有了不同的生活形態,也是一開始始料未及的,所以如果有改變,也鼓勵自己勇敢前進,改變才能讓自己進步。


歡迎那些不被歡迎的,離開我們習以為常,或是舒適圈,我們才得以成長。


謝謝這本書「尋找復原力」讓我更了解自己,同時學習自己與心靈對話,推薦給大家。


點我前往博客來購書

書名:尋找復原力

作者: 留佩萱

繪者: 有隻兔子 

出版社:遠流

出版日期:2020/11/27

ISBN:9789573289098


延伸閱讀

慢性焦慮│莊博安│只有真實感受內在的悲傷,悲傷才能被放下│愛菲小姐│閱讀心得


心態的力量│微笑是一種態度,生活是一種選擇│作者:何權峰 │閱讀心得│愛菲小姐


比句點更悲傷│失去教我們學會珍惜│認真的說再見也是生活的一部份│作者:大師兄│閱讀心得│愛菲小姐


你好,我是接體員│大師兄│一本可以哈哈大笑,也能默默流淚好書│和自己和解│愛菲小姐


孝子│沈船老司機的善良告白│在困頓中尋找愛的故事│大師兄│閱讀心得│愛菲小姐

留言

大家都在看

火來了,快跑│從人生的結束述說人生的開始│笑中帶淚看盡人生的故事│大師兄│閱讀心得│愛菲小姐

「啊!原來到最後,人生真的只剩一堆白骨。」 雖然一排白骨令人感到害怕,但內心著實這樣想著。 回想起自己曾經到火葬場,轉眼回頭看整排的火爐,架子上還正躺著一具具燒的皮肉不剩的白骨,不知到是否再等冷卻? 就這樣光天化日之 下一排白骨,一字排開在旁邊,還有人站在旁邊看著,表情很自若。 不管是窮困潦到,獲是富足一生,到頭來都只剩一堆白骨,從來只有在書本讀到,沒有看過一排白骨來得更讓人有著更深的感觸。  接體員的大師兄,一天被調到火葬場,開始了火來了,快跑的故事.... 我看到的只是一排的白骨,大師兄從火葬場看到的人生百態,用柔軟的心腸,道盡人生的喜怒哀樂。 「好像睡著,睡的好安詳」 當工作人員把冰櫃拉開的時候,親人靜靜的躺在冰櫃裡,看似睡著了,下巴用一疊金紙墊著,撐住頭不要往前傾。大家開始眼眶紅了,眼淚悄悄的滑落。 「眼淚不要滴到他唷!」殯儀館的人員提醒。 後來才知道眼淚不要滴到大體,有幾種原因。一種說法眼淚滴落到亡靈的身上,他便會跟著誰走,甚至捨不得離開。還有人說眼淚滴落到亡靈的身上,他會痛。 但是眼淚怎麼控制的了呢!? 還沒有意識到,早已淚流滿面。 只能在眼淚快要滴下的時候,趕緊離開遠一點。 愛,還來得及說出口 疫情期間,與家人交好的伯母因病過逝,一天媽媽來電。 「阿伯為了怕給人麻煩,所以通通辦完火化了,才通知伯母過逝的消息」 「連告別式都沒說,我沒有去送她最後一程,我眼淚馬上留下來。」媽媽語帶哽咽的說 我簡直不敢相信,親切的伯母就這樣走了! 生離死別,每天都在發生,只是我們不太能接受,也不願意接受。 淚別對於所愛的人,希望來生還能再相見,也讓我們回頭看看眼前的人。 「真好!我還有時間。」 「真好!我還可以抱抱我媽媽」 「真好!我還有時間作好多我想要作的事」 好多真好!是我以前都沒發現的。我開始拿筆一一寫下來.... 感謝的時候不要吝嗇說出口,失意的時候保持樂觀,讓自己認真生活在當下,工作的時候認真、玩樂的時後也認真。 「火來了,快跑!」對所愛的人,聲嘶力竭的最後叮嚀。 我們一輩子都要接受到親人的生離死別,但是在火葬場工作的大師兄,卻是每天的日常。 這些人生的故事,沒有讓他變成麻木工作不帶情感的機器人,反而娓娓道來,讓我們想想自己的人生,不用等到下輩子才能決定自己的人生。 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,大師兄從接體員轉至火葬場,在火葬場仍不改用心生活的態度,惜福、知足,樂...

比句點更悲傷│失去教我們學會珍惜│認真的說再見也是生活的一部份│作者:大師兄│閱讀心得│愛菲小姐

  細讀大師兄的這本「比句點更悲傷」後,果然感覺到無止盡的悲傷,大師兄用幽默不失風趣的口吻,短短的幾句話,敘訴述各式各樣的悲慘人生,在每場喪禮的背後,看透人性險惡與善良,人生的悲歡與無奈。 每當我與人說再見的時候,我總是會認真的看著對方的眼睛,我告訴自己,每一次都要認真的說再見!  認真的說再見也是生活的一部份   因為有時候,意外總是來的突然,不一定能再見了,好好的看著對方,把對方深深的記在腦海裡,不留遺憾,也算是認真生活的一部分,教我珍惜這份關係。  人生的故事 一個人的一生,也許不算短,不過在殯儀館的那幾天,卻像跑馬燈一樣咻咻卻可快速看完他的人生,有的人走了,但給家人無盡的哀痛、有的人走了,卻好像沒來到這個世界一樣。 讓我想起和死亡接近的許多人生故事...... 講起人生的大起大落,我認識了一位朋友,她告訴我她奇妙的一生。 小時候家裡非常的有錢,住的是超級大的房子。 「從家的這頭跑到那頭,要跑好幾分鐘才會到。 」 讓我聯想紅樓夢,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情景。 媽媽是小老婆,在爸爸突然過世後,家裡的產業被同父異母的大哥賣掉,剩她與媽媽、阿姨、阿嬤一起住。不過沒幾年阿嬤、阿姨、和媽媽相繼過世,只剩下舅舅會照顧她,她現在搬出來自己和3隻狗一起住。 講起自己的故事,她沒有一絲的悲傷,好像在說別人的故事一樣。 沒錯,人生還是要繼續過下去,我在她身上學到了。 另一個感到悲傷的故事,他的哥哥在騎車的途中,被撞送醫不治。肇事者逃逸,也找不到目擊證人。 每年她總不會過生日,因為哥哥的忌日離她生日很近。 她會PO出哥哥的照片說「我生氣你,你就這樣走了。」 我知道這句話背後是愛多於指責。 大學時期,有位女同學被男友騎車相載,路邊的卡車司機開門時沒注意後方,把她用力打暈,她整個人往後躺,安全帽因為沒扣緊,頭重摔腦內出血嚴重,住進了加護病房。 我們趕到加護病房等著9點開放探視,一位阿姨跑來與我們親切的聊天,原來我們穿著系服被她認出來是同學,不過病房外面滿滿都是人,我頓時覺得吸不到空氣,眼前一面黑差點暈倒。等到稍做休息後,到病房探視她。因為頭腦要開刀,所以理光了長髮,身上插滿的管子,另人不捨,沒一個月她走了,在人生的青春剛要開始的時候。 朋友的家人住院的時候,我特地請了一天假,到醫院陪陪他,不巧那天病情急度惡化,需要插管待呼吸器,插管的時候,他用力的握住我...